中山足球場的7-11發票時間是12:17,要離開時透過玻璃看覺得外面的影子怎麼這麼長?走到捷運站抬頭一看三點四十五。今天破我有史以來看展的紀錄了,從來沒有待這麼久過,之前來看紀錄片也沒有;人家本來還想去台北啤酒工廠的說...... 今年的主題,是全球化。挑幾個有認真看的作品列出如下:
以下文字介紹出自2008台北雙年展網站
馬立歐‧里奇麻油雞 2008馬立歐‧里奇在台北拍攝新作<麻油雞>的時間,長達兩個多月。作品的主題環繞兩位現居台灣的印尼籍和越南籍女姓。里奇表示,這部作品不是要研究外籍新娘或移民新娘的社會狀況,而是想凸顯一名印尼籍勞工以及一名越南籍女子所處的特殊生活環境,以引起世人重視。前者被迫每天工作長達21小時,且屢遭受虐待;後者在台期間,更經歷了一場假婚姻、虐待行為、人口販賣與偷渡等諸多不堪待遇。
這兩則真實故事,描述了施加於這兩位女子身上的惡劣處境,以及她們在維護自己清白的過程中,所展現出的過人勇氣和堅定毅力。和許多其他文化一樣,在台灣,人們仗恃所謂「傳統」,歧視女性和利用女性牟利的行為屢見不鮮。因此,許多移民勞工的生活都受到仲介的層層迫害,仲介活動不受普通法約束,而且在全球經濟的架構下,仲介亦不是整體社會關注的焦點。這兩位女性的故事不僅反映出人力市場的情況,也帶出在台灣這個
男性主導的文化裡,她們的感觸以及權利被剝奪的無奈。
影片的標題<麻油雞>比喻每日加諸於外籍新娘身上的心理壓力。婦女分娩過後,通常有一個月的時間不能操持家務。這段期間,婆婆會每天燉煮麻油雞給媳婦喝,幫助媳婦恢復元氣。來自異國的媳婦通常不太喜歡麻油雞的味道,奈何不能違背婆婆的好意,且語言隔閡也構成溝通問題。里奇的影片探索這個令人感到遺憾又無奈的議題:
拒絕雖是必要之事,但又根本不可能。IrwinNSK護照辦公室 2007-2008992年,藝術團體Irwin和來自斯洛維尼亞的新斯洛維尼亞藝術組織(Neue Slowenische Kunst,NSK)共同建立了NSK State in Time(直譯:NSK時間國家)。NSK國為一微型國家,有著類似獨立民族國家的本質,然而於國際法上,卻不為其他真正國家所承認。這是一項持續性的交流計劃,該計畫規畫出一個「不存在於真實的三度時間中的烏托邦式國家。它沒有實質的領土,唯一的版圖存在於時光裡」(www.nskstate.com,然而這個國家卻有數千位公民,以及一系列正式國家的象徵品,像是旗幟、戳章、圖騰,更有人人都能取得的護照。只不過,這本由NSK 微型國家所核發的護照並非正式的法律文件,因此持有者若想憑著這本護照進出其他國家,後果可要自行負責。)
許多微型國家成立時,都有其特殊的社會、經濟及政治主張,NSK 微型國家亦然。它在前南斯拉夫及前蘇聯體系瓦解時的文化氛圍下逐漸成形,它的建國理念是「人人平等」,其重要性甚至
凌駕國家主權之上,這個理念的實踐則是藉由打造一個虛擬的國家而達成。這個微型國家隨著成員人數的變動而不停改變,NSK國可以跨越實體的國界,接納任何人成為其公民,尤其那些公民身份早已不能只從現代民族國家的面向來定義的人。由於台灣在國際上不太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使臺灣人歸屬於一個民族國家所享有的權益受到限制。NSK 微型國家點出無彊界公民權的好處,或許對臺灣人可以有莫大的啟示。NSK 時間國家及其蘊涵的概念提出了一種新的歸屬,這種歸屬的出現,呼應了新的全球化時代移民人口與無國之民的身份意象。
Irwin 在台北設立了一處NSK護照申辦處,提供當地居民以及外來移民申辦護照,也會詢問申辦者為何願意接受這本護照。參展的錄像裝置會播放面談之過程,以及該團先前在奈及利亞、波士尼亞、奧地利和德國舉辦面談之記錄。
Superflex臺灣自由啤酒 2008FREE BEER的「free」講的是自由,而非免費的意思。這個計劃的原始構想來自哥本哈根藝術團體Superflex,以及哥本哈根IT大學(Copenhagen IT University)的學生,將現代的自由軟體/開放碼的方法應用到傳統的產品上,也就是這種全球熱愛的酒精飲料:啤酒。FREE BEER的配方及商標都在「創意共享」(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2.5版)授權條款下公開,任何人都可以用這個配方來釀出自己的FREE BEER,或是再加改造。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一個開放式的企業,透過真正的產品,質疑與智慧財產權有關的著作權制度。
Superflex近來已經和幾位不同的夥伴合作生產FREE BEER,而在台北雙年展中,Superflex是和北台灣麥酒有限公司合作生產「台灣自由啤酒」。
在展覽中,FREE BEER計劃也透過一系列遊戲機來呈現,像是打海盜遊戲以及馬鈴薯機,採取對戰遊戲的模式。每個遊戲旁邊都有規則說明,模擬社經制度的運作,有生產、分銷、競爭、合作、盈餘和獲利等等。這些笨重的機器代表圍繞監督文化生產的權力關係的荒謬性──參觀者可以免費玩這些機器。
雷妮.貝爾格畢卡索畫史達林/鬍鬚女的肖像 2008〈畢卡索畫史達林 / 鬍鬚女的肖像〉這件作品包含一個錄像作品及一本手工製作書,處理的是一件所謂的「肖像醜聞」:畢卡索在1953年史達林過世時所畫的追思肖像。根據畢卡索的戀人法蘭西斯.姬露(Françoise Gilot)所言,畢卡索繪出這幅肖像時並不情願,而且這幅畫的繪製背景也不同於當時的風氣,是由法國共產週刊《法蘭西文藝報》(Les Lettres Françaises)所要求繪製,該報由法國詩人/小說家路易.亞拉岡(Louis Aragon)主編,亞拉岡在晚年成為堅定的反對史達林份子。
這項事件呈現出冷戰雙方對於現代藝術都還有深深的
懷疑,而在藝術自由、願意與不願意地使用藝術等等方面也還有各種矛盾,就算是具有同樣政治理想的人群中,也有相當的分裂及不信任。而貝格的作品,就是以一種貌似正經的幽默來呈現這些情形。〈畢卡索畫史達林〉所探討這幅炭筆畫背後的曲折故事,反映了藝術家們在面對作品時的一些兩難困境、藝術的力量,以及在公共空間中可為與不可為的隱藏規則。貝格一直著重冷戰時期藝術、宣傳和文化政策等議題的探討。
劉偉忘卻的一天 2005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民運人士被軍隊鎮壓,劉偉是其中的倖存者,這幾年來,他創作繪畫、錄像、相片和裝置等作品紀念鎮壓中喪生的人士,打破中國大陸官方系統性的檢查制度帶來的沈默,在雜誌、報紙、網站和書籍各種媒體,六四事件都是不可碰觸的議題。2005年6月4日,天安門大屠殺的16週年紀念日,劉偉拿著攝錄影機到北京大學和天安門廣場,問學生和路人以下一連串的問題:「你知道今天的日期嗎?」「今天是什麼日子?」「這一天讓你想到什麼?」「你對這件事有何看法?」
有些人即便第一個問題都不願回答,有一個人說:「抱歉,我知道你要問什麼,但我不能回答。」劉偉問他:「為什麼?」他說:「我知道答案,但我不想談這個事情,尤其是在攝影機前面。」許多人則是答不出第二個問題,不是不記得天安門事件,就是不願意明講,一位年輕的女性說這天是學運的週年紀念日,但不願意提出她的看法。天安門廣場上警衛、士兵、偵防工具和水柱等鎮暴設備的影像,和這個錄像作品中被詢問的對象閃避和失憶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個短片也展現攝影師掌鏡的
權力,因為中國官方對媒體嚴格的監控,民眾擔心自己出現在試圖要談論這個禁忌的鏡頭前,藝術家利用這個權力關係為藝術的動作,轉換攝影機的角色為「行動機器」,創造政治行動的可能性。
因為時間delay也就沒辦法去酒廠了...嗚我失望,所以殺去台北車站,買了考試用書也買了雜誌,還被兩張CD打敗囧
Mew Frengers
ACO ACO BEST~girl's diary~Mew那張是找很久了,之前在中華佳佳有看過一次,後來再去就怎麼找也找不到;ACO則是沒有想過她會出台壓,而且竟然是去年跟日本同步發行!所以我資訊也太delay,所以她也要一年沒發片了,所以......我想她跟sony的約應該已經到了,唉拜託不要消失啊。
然後經過商務書局時發現茱迪.皮考特出了新書!而且還79折!
嘖,為什麼總是在沒錢時迸出一堆想買的東西呢?
PR
今年的主題,是全球化。挑幾個有認真看的作品列出如下:
以下文字介紹出自2008台北雙年展網站
馬立歐‧里奇麻油雞 2008馬立歐‧里奇在台北拍攝新作<麻油雞>的時間,長達兩個多月。作品的主題環繞兩位現居台灣的印尼籍和越南籍女姓。里奇表示,這部作品不是要研究外籍新娘或移民新娘的社會狀況,而是想凸顯一名印尼籍勞工以及一名越南籍女子所處的特殊生活環境,以引起世人重視。前者被迫每天工作長達21小時,且屢遭受虐待;後者在台期間,更經歷了一場假婚姻、虐待行為、人口販賣與偷渡等諸多不堪待遇。
這兩則真實故事,描述了施加於這兩位女子身上的惡劣處境,以及她們在維護自己清白的過程中,所展現出的過人勇氣和堅定毅力。和許多其他文化一樣,在台灣,人們仗恃所謂「傳統」,歧視女性和利用女性牟利的行為屢見不鮮。因此,許多移民勞工的生活都受到仲介的層層迫害,仲介活動不受普通法約束,而且在全球經濟的架構下,仲介亦不是整體社會關注的焦點。這兩位女性的故事不僅反映出人力市場的情況,也帶出在台灣這個
男性主導的文化裡,她們的感觸以及權利被剝奪的無奈。
影片的標題<麻油雞>比喻每日加諸於外籍新娘身上的心理壓力。婦女分娩過後,通常有一個月的時間不能操持家務。這段期間,婆婆會每天燉煮麻油雞給媳婦喝,幫助媳婦恢復元氣。來自異國的媳婦通常不太喜歡麻油雞的味道,奈何不能違背婆婆的好意,且語言隔閡也構成溝通問題。里奇的影片探索這個令人感到遺憾又無奈的議題:
拒絕雖是必要之事,但又根本不可能。IrwinNSK護照辦公室 2007-2008992年,藝術團體Irwin和來自斯洛維尼亞的新斯洛維尼亞藝術組織(Neue Slowenische Kunst,NSK)共同建立了NSK State in Time(直譯:NSK時間國家)。NSK國為一微型國家,有著類似獨立民族國家的本質,然而於國際法上,卻不為其他真正國家所承認。這是一項持續性的交流計劃,該計畫規畫出一個「不存在於真實的三度時間中的烏托邦式國家。它沒有實質的領土,唯一的版圖存在於時光裡」(www.nskstate.com,然而這個國家卻有數千位公民,以及一系列正式國家的象徵品,像是旗幟、戳章、圖騰,更有人人都能取得的護照。只不過,這本由NSK 微型國家所核發的護照並非正式的法律文件,因此持有者若想憑著這本護照進出其他國家,後果可要自行負責。)
許多微型國家成立時,都有其特殊的社會、經濟及政治主張,NSK 微型國家亦然。它在前南斯拉夫及前蘇聯體系瓦解時的文化氛圍下逐漸成形,它的建國理念是「人人平等」,其重要性甚至
凌駕國家主權之上,這個理念的實踐則是藉由打造一個虛擬的國家而達成。這個微型國家隨著成員人數的變動而不停改變,NSK國可以跨越實體的國界,接納任何人成為其公民,尤其那些公民身份早已不能只從現代民族國家的面向來定義的人。由於台灣在國際上不太被承認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使臺灣人歸屬於一個民族國家所享有的權益受到限制。NSK 微型國家點出無彊界公民權的好處,或許對臺灣人可以有莫大的啟示。NSK 時間國家及其蘊涵的概念提出了一種新的歸屬,這種歸屬的出現,呼應了新的全球化時代移民人口與無國之民的身份意象。
Irwin 在台北設立了一處NSK護照申辦處,提供當地居民以及外來移民申辦護照,也會詢問申辦者為何願意接受這本護照。參展的錄像裝置會播放面談之過程,以及該團先前在奈及利亞、波士尼亞、奧地利和德國舉辦面談之記錄。
Superflex臺灣自由啤酒 2008FREE BEER的「free」講的是自由,而非免費的意思。這個計劃的原始構想來自哥本哈根藝術團體Superflex,以及哥本哈根IT大學(Copenhagen IT University)的學生,將現代的自由軟體/開放碼的方法應用到傳統的產品上,也就是這種全球熱愛的酒精飲料:啤酒。FREE BEER的配方及商標都在「創意共享」(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2.5版)授權條款下公開,任何人都可以用這個配方來釀出自己的FREE BEER,或是再加改造。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一個開放式的企業,透過真正的產品,質疑與智慧財產權有關的著作權制度。
Superflex近來已經和幾位不同的夥伴合作生產FREE BEER,而在台北雙年展中,Superflex是和北台灣麥酒有限公司合作生產「台灣自由啤酒」。
在展覽中,FREE BEER計劃也透過一系列遊戲機來呈現,像是打海盜遊戲以及馬鈴薯機,採取對戰遊戲的模式。每個遊戲旁邊都有規則說明,模擬社經制度的運作,有生產、分銷、競爭、合作、盈餘和獲利等等。這些笨重的機器代表圍繞監督文化生產的權力關係的荒謬性──參觀者可以免費玩這些機器。
雷妮.貝爾格畢卡索畫史達林/鬍鬚女的肖像 2008〈畢卡索畫史達林 / 鬍鬚女的肖像〉這件作品包含一個錄像作品及一本手工製作書,處理的是一件所謂的「肖像醜聞」:畢卡索在1953年史達林過世時所畫的追思肖像。根據畢卡索的戀人法蘭西斯.姬露(Françoise Gilot)所言,畢卡索繪出這幅肖像時並不情願,而且這幅畫的繪製背景也不同於當時的風氣,是由法國共產週刊《法蘭西文藝報》(Les Lettres Françaises)所要求繪製,該報由法國詩人/小說家路易.亞拉岡(Louis Aragon)主編,亞拉岡在晚年成為堅定的反對史達林份子。
這項事件呈現出冷戰雙方對於現代藝術都還有深深的
懷疑,而在藝術自由、願意與不願意地使用藝術等等方面也還有各種矛盾,就算是具有同樣政治理想的人群中,也有相當的分裂及不信任。而貝格的作品,就是以一種貌似正經的幽默來呈現這些情形。〈畢卡索畫史達林〉所探討這幅炭筆畫背後的曲折故事,反映了藝術家們在面對作品時的一些兩難困境、藝術的力量,以及在公共空間中可為與不可為的隱藏規則。貝格一直著重冷戰時期藝術、宣傳和文化政策等議題的探討。
劉偉忘卻的一天 2005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民運人士被軍隊鎮壓,劉偉是其中的倖存者,這幾年來,他創作繪畫、錄像、相片和裝置等作品紀念鎮壓中喪生的人士,打破中國大陸官方系統性的檢查制度帶來的沈默,在雜誌、報紙、網站和書籍各種媒體,六四事件都是不可碰觸的議題。2005年6月4日,天安門大屠殺的16週年紀念日,劉偉拿著攝錄影機到北京大學和天安門廣場,問學生和路人以下一連串的問題:「你知道今天的日期嗎?」「今天是什麼日子?」「這一天讓你想到什麼?」「你對這件事有何看法?」
有些人即便第一個問題都不願回答,有一個人說:「抱歉,我知道你要問什麼,但我不能回答。」劉偉問他:「為什麼?」他說:「我知道答案,但我不想談這個事情,尤其是在攝影機前面。」許多人則是答不出第二個問題,不是不記得天安門事件,就是不願意明講,一位年輕的女性說這天是學運的週年紀念日,但不願意提出她的看法。天安門廣場上警衛、士兵、偵防工具和水柱等鎮暴設備的影像,和這個錄像作品中被詢問的對象閃避和失憶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個短片也展現攝影師掌鏡的
權力,因為中國官方對媒體嚴格的監控,民眾擔心自己出現在試圖要談論這個禁忌的鏡頭前,藝術家利用這個權力關係為藝術的動作,轉換攝影機的角色為「行動機器」,創造政治行動的可能性。
因為時間delay也就沒辦法去酒廠了...嗚我失望,所以殺去台北車站,買了考試用書也買了雜誌,還被兩張CD打敗囧
Mew Frengers
ACO ACO BEST~girl's diary~Mew那張是找很久了,之前在中華佳佳有看過一次,後來再去就怎麼找也找不到;ACO則是沒有想過她會出台壓,而且竟然是去年跟日本同步發行!所以我資訊也太delay,所以她也要一年沒發片了,所以......我想她跟sony的約應該已經到了,唉拜託不要消失啊。
然後經過商務書局時發現茱迪.皮考特出了新書!而且還79折!
嘖,為什麼總是在沒錢時迸出一堆想買的東西呢?